代理岛津气相,液相色谱,离子色谱仪

7*12小时服务热线(业务咨询):400-099-6011

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政策 | 新型储能政策落地 新能源车行业如何借势发力?

政策 | 新型储能政策落地 新能源车行业如何借势发力?

提供 来源:       日期:2022年01月25日
分享到: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有效能源体系,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文件显示,到2025年,我国要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要实现新型储能全方面市场化发展

多家券商指出,新型储能政策的落地,给储能、光伏、风电、新能源、锂电池等板块带来重大利好。值得关注的是,在《指导意见》中涉及了多处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引起了锂电池企业和新能源车企的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指导意见》对新型储能的发展时间点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调非常吻合,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与储能产业形成更好的互动与链接。

产业发展步调高度一致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储能产业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

此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曾表示,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是储能单元,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应用示范,发挥新能源汽车分布式的优势。

2019年,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文件明确指出,要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的互动研究;要完善储能相关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奠定基础。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要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看来,预计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储能模式将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

而《指导意见》的发布,则为新型储能的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尤其是规划了具体的时间节点。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要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要实现新型储能的全方面市场化发展,同时,新型储能也将成为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长城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新型储能的发展时间点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表基本相似,这意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拉动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进而促进储能产业链的发展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40%。

与此同时,在这份规划中也明确提及要推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以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的提速,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将会建立越来越多的储能基础设施,而电动汽车就是其中很重要、成本很低、安全性很好的储能装置

钠离子电池引关注

在明确发展新型储能时间表和装机量目标的同时,该《指导意见》中还特别强调了要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而锂离子电池以88.8%的装机占比占据地位。这其中,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相对较长的循环寿命、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逐渐在储能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独立评论员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的上升,客观上与其在风光固定储能层面的应用有关。

记者注意到,除了明确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行业的规模性应用外,《指导意见》中还提出了要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此意见被行业内视作为推动钠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信号。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将主要应用于储能或低速新能源汽车领域。此举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关注,消息释放当日,钠离子电池板块表现活跃,百川股份、中国长城、容百科技、格林美、鹏辉能源、圣阳股份、华阳股份等钠离子电池概念股股价普涨。

一位接近宁德时代的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于7月底正式对外公布,但何时能够进行搭载,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业内人士判断,两部委发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空间。

光大证券指出,钠资源和锂资源相比,产量丰富、成本更低,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成本;同时钠离子电池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更好,离子电导率更高,安全性能也更加稳定。

按照光大证券预测,预计到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的需求量为123GWh,对应537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不过,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由于电池性能的特殊性,钠离子电池更适合应用于储能、电动两轮车与A00级小型电动车领域,目前还无法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完全替代。

中信证券指出,在能源变革大时代下,钠离子电池在资源丰富度、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将对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成熟的储能技术形成一定的补充

车企如何借势发力?

对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布局储能领域似乎已成为一种大趋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聚焦于储能领域。

例如,作为国内早进入电池储能领域的整车企业,比亚迪已在储能技术层面布局了13年,据了解,目前,比亚迪已计划在2022年推出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的CubeK36新型储能,其容量密度超过集装箱产品145%,占地面积却减小了50%,其基建费、全周期成本都有显著降低。

除了发力独立的储能产品外,更多的车企选择将储能与充换桩、换电站以及新能源车本身进行结合,尤其是强化了新能源车在电网“削峰填谷”中的作用。

2020年,蔚来汽车就曾进行了“反向充换电”的试点活动,车主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车辆中的高电量动力电池换成换电站内的低电量电池,以助力区域内居民用电的“削峰填谷”。

根据行业预测显示,电动汽车作为重要的储能单元,有望在2030年前助力电网系统实现峰谷差平价

实际上,目前储能行业所来的商业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重视。日前,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正式落地,该充电站包含了特斯拉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电桩以及目的地充电桩。

据悉,这一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能够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并储存在特斯拉储能系统中,长期来看可有利于公司充电桩系统成本的降低。

“个人判断,氢能源也是车企可以发力储能板块的重要载体。”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指导意见》中所涉及到的探索开展储氢等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也是车企可尝试布局的领域。

据了解,长城汽车在此前宣布的氢能战略中,透露了其在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的布局。据悉,长城汽车采取的是氢+电储能系统与燃料电池联合供电的方式,为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方案。

长城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车企布局储能行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而《指导意见》的提出,则将很大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双碳”战略的关键支撑。

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势必要通过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利用,但事实上大部分可能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存在周期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这就需要通过可存储的能源介质,实现对这些能源的存储。

最新动态

  • Nexis GC-2030报“CAR AFC无法正常控制”的处理方法

    我们在使用Nexis GC-2030中,有时会遇到CAR1(或CAR2)AFC无法正常控制的错误。下面针对此问题报错的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方法进行说明,使客户朋友们能够更好地使用。

    2023年07月11日
  • 干货分享丨mRNA疫苗关键质量控制解决方案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黑色素瘤mRNA疫苗“突破性疗法”的认定,这是全球获此认证的mRNA肿瘤疫苗。国内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也于近期纳入紧急使用。mRNA疫苗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医药领域之一,被誉为“全能钥匙”的mRNA疫苗,理论上能够表达任何蛋白,在疫苗、肿瘤治疗、先天性代谢疾病等领域都有着很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类全新的疫苗,其质量控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一起来看看岛津新的应用研究成果!

    2023年06月08日
  • 岛津鼎力支持“2021~2022年中药质量与安全风险防控论坛”

    2023年3月24~2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委员会主办的“2021~2022年中药质量与安全风险防控论坛”在北京会议顺利召开,来自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及科研单位等7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3年03月29日
  • 新污染物检测特色分析技术——红外拉曼显微镜助力微塑料化学成像可视化分析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近年来,以微塑料为代表的新型污染物受到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微塑料对海洋生态以及生物和人类健康存在持久的、确定和不确定的危害。随着微塑料污染关注度的提升和其生态效应研究的深入,也对其研究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2024年04月02日
  • 「质谱成像大讲堂」iMScope QT助力仙人掌中致幻剂空间分布研究

    近日,厦门海关所属机场海关在入境旅客行李中查获12株多肉植物,为强致幻性仙人掌乌羽玉,这也是该海关查获该类植物。仙人掌乌羽玉的种子、花球可提取有强致幻性的麦司卡林,如误食会造成头晕腹痛,可令人长时间产生幻觉、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此事件引发了社会上广泛关注和热议。

    2024年05月14日

BAHENS仪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 BaHens(CHINA) INSTRUMENT CO.,LTD 沪ICP备10009833号-12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高端网站建设 与 定制网站设计 服务商-PAIKY